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医疗技术详细

MDT“专家团”合力破局 | 柳工医多学科诊疗为复杂疑难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5-06-16 08:33 本文来源: 宣传科

MDT“专家团”合力破局

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走进柳工医大内科多学科诊疗模式•

 

当一场“重感冒”演变成席卷呼吸、神经、消化等多系统的致命风暴,当常规诊疗手段束手无策,一位六旬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危急时刻,柳州市工人医院大内科罕见病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火速集结,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多学科大会战”,成功为患者陈先生(化姓)拨开迷雾,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托起生的希望。

背景:

60岁的陈先生起初只是发热、咳嗽,看似一场重感冒。然而,病情急转直下,四肢无力、精神错乱、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腹胀、胃出血、肢体抖动、抽搐、大小便困难……

 一系列凶险症状接连爆发,他被紧急送入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才勉强维持生命。

陈先生的病情极其罕见且复杂,横跨神经、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常规治疗收效甚微,让首诊医生也倍感棘手。

面对这团“迷雾”,神经内科主任潘丽雅果断启动“救兵”——向大内科主任陆颖申请启用“大内科罕见病多学科诊疗(MDT)机制”。

 

01
一场跨学科的“头脑风暴”迅速展开

6月12日,柳州市工人医院总院四楼学术报告厅里气氛热烈。医院副院长凌宙贵及大内科主任陆颖亲自挂帅,神经内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药学科等十余个专科的资深专家、骨干医师以及研究生、规培生、实习生等百余人齐聚一堂。

 

7d266df9-b481-4203-aa6e-2067b1de0c01.jpg

大内科罕见病多学科协作(MDT)讨论会现场

 

IMG_9247.jpg

副院长凌宙贵致辞

 

这场“内科系统学习活动暨罕见病多学科协作(MDT)讨论会”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为命悬一线的陈先生找到最佳诊疗方案。

 

MDT讨论
33.jpg

 

★抽丝剥茧:神经内科团队首先详细汇报病史及检查结果(血液、脑脊液、头颅磁共振等),提出“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关键疑点。

 

★精准解读: 医学检验科病理科专家深度剖析血液生化、脑脊液病原宏基因组学及免疫抗体结果;医学影像科超声科专家结合胸腹CT、血管超声等影像资料,从各自专业角度提供精准解读。

 

★思维碰撞: 感染性疾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专家围绕“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攻击”的复杂关系展开激烈讨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分泌代谢科专家则针对并发的肺炎、肺栓塞、电解质紊乱等棘手问题提出专业方案。

 

★用药“智囊”: 临床药学科专家综合评估,对比传统免疫调节药物与新型生物靶向药物的优劣,为陈先生量身定制了急性期与预防期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方案。

 

在跨学科最强“智囊团”的思维碰撞与紧密协作下,一个针对陈先生复杂病情的、科学周密的综合诊疗方案最终形成。

截至发稿前,陈先生病情趋于平稳,目前已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通气。

 

02
MDT:打破壁垒,聚力共赢

此次MDT不仅是生命的救援,也是学术的盛宴。会议创新性地设立了“最佳组织奖”、“最佳PPT奖”、“最佳演讲奖”等奖项(通过线上投票+现场评审产生),表彰在协作中表现突出的团队。

神经内科凭借缜密思维导图梳理诊断思路,荣获“最佳PPT奖”;肿瘤科以高参与度及深入浅出的分析,摘得“最佳组织奖”和“最佳人气奖”;风湿免疫科图文并茂解析分子机制,荣膺“最佳演讲奖”。

 

IMG_9454.JPG
IMG_9449.JPG
IMG_9460.JPG
IMG_9456.JPG

 

最后,大内科主任陆颖,副主任宋星慧邓婷婷分别对本次大内科罕见病多学科协作(MDT)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柳州市工人医院大内科MDT模式,以团队智慧破解诊疗困局,以精诚协作化解患者之忧。这不仅是诊疗技术的突破,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MDT建设,为龙城及周边地区复杂疑难疾病患者提供更强大的生命支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MDT“专家团”合力破局 | 柳工医多学科诊疗为复杂疑难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交通路线

来访预约

医患交流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