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ECMO与PCI“无缝对接”——我院多学科合作成功抢救一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发布时间:2022-03-25 17:40 本文来源: 宣传科

寂静无声的黑夜,往往潜伏着危机,柳州市工人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松懈,随时保持着警惕……

 

3月22日,柳州市工人医院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生死时速”,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最终利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成功介入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

 

据了解,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血流的主要血管狭窄病变并阻断血流,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具有高危致死性。

 

 

性命攸关 命悬一线

3月22日凌晨,50岁的张先生(化名)突然胸闷,大汗淋漓,呼吸不畅,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而后送至我院。途中曾出现室颤,到达我院后,立即转至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转入后,心电监护一直提示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200次/分,生命垂危!

 

 

 

当晚值班医生马华怡立即组织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同时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给与患者治疗。通知心内科会诊,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过去,此刻,病床上的患者已是命悬一线。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如不尽快实施手术,他将有生命危险。

 

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及获取家属的充分知情同意,并与家属沟通后,拟在ECMO保障下实施手术。而后由重症医学科莫松副主任医师、易渠深医师及ECMO团队为患者进行置管。

 

ICU易渠深医师为患者进行ECMO置管

 

多学科联手 跑赢死神

 

管路预充完毕……

动脉置管完毕……

静脉置管完毕……

动脉血压监测良好……

随着一道道操作完成,ECMO成功转机。

 

稳定循环后,患者当即被送入介入治疗室,进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血栓溶栓术。

 

将患者送入介入室

 

重症医学科林松主任的组织下,紧急将患者送入介入手术室里,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ICU的ECMO团队、导管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相互接力,密切合作。麻醉、建立血管通路、生命体征监测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紧接着由心内科王红主任为首的介入团队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经过一个多小时复杂、艰辛的过程,在多科室通力合作下,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多学科合作进行手术

 

为确保ECMO在术中正常运行,ICU易渠深医师不惧辐射,身披铅衣在导管室监护患者,虽然术中患者曾一度出现血压、心率波动,但在ECMO支持下均能转危为安。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图中为造影下冠状动脉

 

图中为通过血栓抽吸术抽吸出血栓

 

“面对重危病人,生死是转瞬之事,这种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我们必须要尽快做出正确的判断,组织多学科高效配合,通力合作,给患者提供完善的救治方案,将其从“鬼门关”前拉回来!”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松说。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一门技术。

 

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的材质人工心肺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作用,使患者暂时可以不依赖自身心肺功能而存活,从而为治疗原发疾病争取最大的时间。

 

作为一项最复杂、最尖端的生命支持技术,ECMO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挽救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重要工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ECMO与PCI“无缝对接”——我院多学科合作成功抢救一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交通路线

来访预约

医患交流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