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报道③ | 柳工医“十佳”医师风采【医技系统篇】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中国医师节
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葛昕月:让疾病无处遁形的“小超人”
葛昕月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超声科、病理科党支部副书记,柳江区人民医院超声科业务主任,广西超声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超声工程学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柳州市超声医学分会秘书,柳州市工人医院超声医学科介入组组长。善于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联合二维超声诊断疾病;熟练掌握甲状腺、乳腺、肝脏、肾脏等实质性病变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熟练掌握甲状腺、乳腺、子宫病变及肝脏的射频消融治疗及乳腺微创治疗。被评为柳州市工人医院“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
葛昕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增强自身医疗水平。2019-2022年在广西医科大学攻读、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在超声医学科积极开展新技术推广,多次在省市级学术会议上进行发言;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SCI期刊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多篇。
2022年到柳江区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服务,成功开展医疗新技术2项,组织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专项能力培训。
新冠疫情期间,葛昕月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今年7月,她参加了支援北海抗疫工作,在北海工作23天,每天迎高温,战酷暑,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返回时,体重减了9斤!
平时工作中,葛昕月细致、耐心、严谨,往往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挖出疾病元凶。有一次,一名3岁左右的小孩因“大便颜色浅”在家长带领下来到医院就诊,检查前怀疑是胆道闭锁。但肝胆全面超声检查显示,该患者肝内胆道结构正常,走行清晰,胆总管未见明显狭窄。
在为患儿做超声检查的过程中,葛医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加上病人年纪小,不愿意配合检查,致使部分超声切面显示不清,为了安抚患儿情绪,她让患儿妈妈抱着她做检查,从前、后、侧腹部再次全面“扫查”的后发现:患者右侧肾下极腹膜后探及2-3cm的实性肿物,最终术后病理证实是神经细胞肿瘤。因为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治疗,目前小朋友正健康成长。
岑宝珠 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12年,曾获“优秀党员”、“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到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科虽属于辅助科室,但是岑宝珠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价值所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夜穿梭在嗡嗡作响的大型医疗影像设备中,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持续学习影像诊断理论新知识,每天坚持完成至少70份DR、CT、MRI诊断报告,在完成诊断报告的同时,积极向技术组同事学习技术操作,做到诊断及技术双熟练,并主动帮助技术组同事完成技术方面的工作。
从医以来,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今年6月下乡到金秀县医院的工作经历。突然有一天,科室外面传来一位患者痛苦的呼救声,原来是一名中年男性前来做B超检查,了解到该患者有高血压,突然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根据以往经验,他判断这个患者病情不简单——主动脉夹层可能性很大,随即为患者进行B超检查和胸腹CT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B超及CT平扫结果,基本可以确定为主动脉夹层。由于当地医院没有做CTA的条件,他当机立断,告诉患者尽快转院,最终患者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即主动脉夹层最凶险的类,通过工人医院医疗团队的高超技术,患者转危为安。
今年7月31日,岑宝珠义无反顾地跟随我院第二批支援崇左抗疫医疗队出征。他始终牢记医院的嘱托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每天迎高温,战酷暑,早出晚归,克服了很多困难,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崇左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