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首例独立完成!血管介入外科在3D影像融合引导下腹主动脉四分支腔内重建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
近日,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开展了在3D影像融合引导下腹主动脉四分支腔内重建,治疗1例复杂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病人正在顺利康复中。值得一提的是,该手术是由侯培勇副院长领衔的手术团队独立完成,属区内首例!

62岁的刘先生因腹痛急诊入院,经CT检查确诊腹主动脉瘤(图一),而其复杂的病变让血管介入外科团队意识到手术治疗的极高难度:腹主动脉瘤病变累及了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的内脏分支;腔内介入或开放手术都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完美治疗病变的同时,确保腹腔重要内脏动脉的供血?
而对于62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刘先生,微创的腔内介入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为此,侯培勇副院长针对刘先生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多次术前多学科讨论,最后拟定方案为:3D影像融合引导下腹主动脉四分支腔内重建。
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实行一如既往的缜密和周全,侯培勇副院长团队为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做了最全面的方案,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突破:1.支架选择上,充分应用戈尔Excluder C3头端的可回缩特性,利于术中的体外开窗和内脏动脉的重建;2.体外开窗的精准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采取了术前专业影像软件精确测量和术中3D影像融合引导等多重保障措施。
血管介入外科博士团队在手术中
手术在目前广西区内最先进的复合手术室(图二)内进行,侯培勇副院长领衔的血管介入外科博士团队(侯培勇、苏奕明、魏立春、许太福、张科博士)为刘先生开展手术。此次手术团队阵容强大,医生均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其中三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手术过程如计划中进行:1.根据术前的影像评估,对Excluder C3支架体外开窗(一槽三窗)(图四);2.术中进行影像的3D融合并以融合的影像作为手术导航(图五);3.体内释放开窗的支架并逐一超选重建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图六、图七、图八);4.术后造影提示腹主动脉病变完全隔绝,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显影良好(图九)。
据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学科带头人侯培勇副院长介绍,复杂腹主动脉的全腔内介入治疗仍是目前血管外科亟需突破的技术难点,开窗技术作为可行方案但因操作难度大且复杂,需要密切的技术团队配合,目前在区内尚无单位独立开展。我院借助先进的影像技术、雄厚的人才力量,在对腔内支架的充分认识及腔内技术的娴熟把握基础上,独立完成此例手术,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全腔内修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院主动脉疾病的全腔内治疗的又一重大突破,这将为桂中地区乃至全区百姓的血管健康筑起更坚固的医疗保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