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 气温骤降,高血压患者应做好这5件事……

今天,气温如同过山车般骤降,柳州市工人医院心内科王红主任介绍,每年因气温骤降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且因血压波动较大导致的脑出血、脑中风概率也有所增加。高血压患者该如何应对呢?王红主任有话说。
冬季是高血压的好发时期,多项研究表明,气温对血压是有明显影响的,当气温降低时,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全身血管较温暖炎热时明显收缩,血管阻力增大,为了保证全身供血,血压便明显升高了。
一般来说,温度每降低1℃,收缩压升高1.14mmHg,舒张压升高0.58mmHg。当天气突然变冷或者早晚温差较大的时候,血压波动会更明显,而老年人因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更加明显。
那么高血压患者冬季要注意些什么呢?

冬季气温降低,高血压患者又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比较差。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外出时应注意保暖,因为寒冷天气会刺激内肾上腺分泌增强,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适度的运动对降低血压也有很好的效果。首先推荐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中最实用的是散步、慢跑。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在运动中做推、拉、举等力量性练习或憋气练习,选择全身性、有节奏、易放松的运动项目。另外,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2个小时,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饮食清淡少盐,可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压的食物。高血压病病友应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增加钾盐的摄入。包括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同时要适量补充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低胆固醇食物为佳。

如果冬季现血压偏高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增加用药量,切勿擅自调整用量,以免血压出现较大波动。服药患者一定要按时用药,避免出现漏服药物引起的血压波动。

情绪的波动也会引起血压波动,一些不良的情绪会通过增加有关激素的分泌,促使小动脉痉挛收缩而使血压产生波动、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高血压患者要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少生气,避免过激的情绪,防止血压波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