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首例!血管介入外科联合介入治疗室3D融合技术助力TIPS术成功高效开展
近日,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成功开展了区内首例3D融合影像指导下TIPS术,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51岁的杨先生是一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于慢性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并出现顽固性腹水和多次的消化道大出血,曾几次奔走在鬼门关之间……
杨先生在各种治疗效果不佳后,他找到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寻求介入手术治疗。
医生经过各种评估后,决定为其行3D融合影像指导下TIPS术。
TIPS术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因其微创、有效的特性已成为慢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
TIPS手术示意图
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已常规开展TIPS术,但与以往手术不同的是,这次手术在实时显示器上多了患者的门静脉系统3D图像(图2),即根据患者术前的CT影像重建并融合在DSA实时影像中的三维图像。
图2
据主刀医生郑志勇副主任医师介绍,这样的好处就是医生可以在该影像的引导下快速准确的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系统,穿刺时长不足3分钟,穿刺成功后快速建立门静脉—体静脉的分流通道(图3),并经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图4)后予以支架植入完成门体分流通道的建立,最终造影提示门体静脉分流良好(图5),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
图3
图4
图5
杨先生的整个手术时长1.5小时,出血不足10ml。术后第二天他便可以下床活动,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学科带头人侯培勇副院长介绍,微创有效的TIPS术是慢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方案,但因门体静脉穿刺定位难、穿刺风险高等是此类手术的主要难点,3D融合技术充分利用患者术前的影像进行门静脉系统的重建,并通过DSA相关软件进行校准配对,将3D影像融合在DSA的实时影像中,指导术中的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手术安全性。
此技术的应用将助力TIPS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广泛应用,解决此类疾病相关的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等难题,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